抗联西征 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
时间:2012-07-05 09:49 责任编辑:沙巴体育官方app_新沙巴体育投注-官网平台 来源:沙巴体育官方app_新沙巴体育投注-官网平台 点击: 次
李兆麟(1910-1946) 男,汉族,辽宁省辽阳市人,中共党员。
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北抗联指导员李兆麟亲自部署和领导了这次伟大的远征运动。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和各抗日军队的坚决抵抗,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和“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同时,东北抗日军民在全国抗战形势鼓舞下,掀起了新的抗日斗争高潮。东北抗联各军主动出击,袭扰日伪军,不断破坏敌人兵站、仓库、交通、通讯等军事设施,直接威胁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后方基地的安全。从1937年末,日伪当局根据“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调集10多万兵力,开始对活跃在松花江下游一带和东南满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进行长期的、疯狂的、空前的“大讨伐”。1938年春,日伪根据“大讨伐”的部署,向松江下游地区的抗联各军大举进攻,北满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军各部就地与敌迎战,展开了反“讨伐”斗争。但在敌人的不断进攻下,抗联部队人员牺牲和失散很多,同时弹药、给养又得不到补充,东北抗日游击战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粉碎敌人“聚歼”抗日联军的阴谋,开辟新的游击区,并试图打通与关内八路军的联系,1938年五六月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会议,决定除留少数部队在原地坚持斗争外,北满抗联主力迅速撤离旧区,突破敌围,向小兴安岭西麓的海伦远征。鉴于敌人封锁严密,为避免目标过大而引起敌人注意,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北满抗联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经与省委其他负责人商议,决定北满抗联部队分三批行动。
6月初,第一批西征的队伍就要出发了。在出发前,经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广大指战员对西征的意义和目的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热情很高,但仍有少数同志没有认清形势,不愿意西征。李兆麟想出了一个办法,开一个文艺晚会,既是欢送西征的大会,又是用文艺形式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次集会。在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战士们集中在丛林间的一片空地上,人们用树枝干草在空地上燃起了长长的篝火。篝火越烧越旺,火光越来越亮,照红了人们的脸,烤热了人们的心。晚会上,第一个节目就是李兆麟亲自演出的一个独幕话剧。话剧的大概内容是李兆麟扮演一个叫王勤的战士,在西征前装作肚子疼,不愿意西征;徐子英扮演大夫,给战士王勤看病;崔主任扮演杨政委,做王勤的思想工作。最后是王勤的肚子不疼了,思想也通了,愉快地参加了西征。剧情虽然很简单,但由于是李兆麟和其他几位首长亲自演的,所以,大家看着感到非常有趣。演出的过程中,李兆麟同志扮演得很形象、很滑稽,他一会儿哈着腰,用手捂着肚子,一会儿又作个鬼睑,不时地引起人们一阵阵大笑。